十四岁少年的咏鸡诗通篇无鸡字,却句句

瞿佑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少有诗名、谙熟典故。在其著作《归田诗话》中,讲了自己少年时的一则故事。瞿佑父亲的朋友章彦复从福建省检校任上回杭州,路过鄞州,父亲置酒招待。瞿佑正好放学回家,因少有诗名,章彦复即席指鸡为题,命其作诗,瞿佑当场赋绝句一首。宋宗窗下对谈高,五德声名五彩毛。自是范张情谊重,割烹何必用牛刀?宋宗窗下对谈高话说晋朝兖州刺史宋处宗,曾经购得一只公鸡,日日打鸣报时,号“长鸣鸡”。宋处宗对此鸡喜爱至极,精心养护,鸡笼一直放置在窗台上。不曾想,鸡竟作人语,能言善辩,与宋处宗交谈终日不缀。慢慢下来,宋处宗口才也锻炼得大为长进。“处宗鸡谈”典出南朝宋刘义庆的《幽明录》,后来,“鸡谈”就代指“清谈”、“玄谈”,如钱起诗句“窗中问谈鸡,长夜何时旦。”“鸡窗”代指书房,罗隐有句“鸡窗夜静开书卷,鱼槛春深展钓丝。”处宗鸡谈五德声名五彩毛西汉儒学家韩婴,在其《韩诗外传》中谓鸡有“五德”。一、“首戴冠者,文也”。文德指礼乐教化,衣冠整齐是儒家的礼节,所以子路讲“君子死,冠不免”。鸡冠卓立,谓之文德。二、“足搏距者,武也”。雄鸡爪子后面有一块像脚趾一般的肉垫,使之有趾高气扬之状、威武雄壮之貌,故曰“武德”。三、“敌前敢斗者,勇也”。人们常将喜欢争吵干仗的人比喻成“好斗的公鸡”,公鸡不畏强敌,敢斗善战,所以说其有“勇德”。四、“食相告者,仁也”。鸡不霸食,找到食后,会咕咕叫着招呼同伴共同享用,这是“仁德”。五、“鸣不失时者,信也”。雄鸡司晨,守夜有时,人们将鸡的这种守时报时的品性,称作“信德”。自是范张情谊重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范式与张劭好同学、好朋友,毕业分手之际,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约定的日期将至,张劭请母亲准备宴席,母亲不以为然。张劭说:“我这同学极讲信用。”范式果然如期而至,两个好朋友吃鸡喝酒,非常开心。后人将范式与张劭的交往称为“鸡黍之交”,孟浩然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用的就是这个典故。鸡黍之交割烹何必用牛刀这只鸡出自《论语》。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孔子到了武城,听到歌乐之声,不禁莞乐,说:“杀鸡何必用牛刀?”这是孔子同自己的学生子游开的玩笑,意思是治理一个小小的武城,哪用得着礼乐教化。后指办小事情不必花大力气。雄鸡报晓十四岁少年作的咏鸡诗,虽通篇无“鸡”字,却句句不离鸡,句句有典故。章彦复大加赞赏,手绘桂花一枝,题诗相赠:“瞿君有子早能诗,风采英英兰玉姿。天上麒麟元有种,定应高折广寒枝。”当时,瞿佑年仅十四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60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