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君子当求仁义为本,坦荡无愧,便可以傲

儒家认为推己及人之为仁之方,就是要我们凭借自身的宽大心胸,来容纳世事,在儒者的眼里,无论是“好仁者”或“恶不仁者”,其实都有一颗仁爱的心,人性本善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人性本仁。这是几千年前的圣人给世人开出的一剂良方,以此为仁德的原点,要我们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君子当求仁义为本,坦荡无愧,便可以傲视天下。

1.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仁”是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对于此,孔子曾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孔子说:“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爱好道德的人,讨厌一个不道德的人。”一个爱好“仁”道而有道德的人,其修养几乎无人可以比拟,如果讨厌不仁的人,看不起不仁的人,那么他还不能算是达到“仁”的境界。在孔子的眼里,无论是“好仁者”或“恶不仁者”,其实都有一颗仁爱的心,人性本善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人性本仁。

儒家认为要做到仁,就要试着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我们给别人东西,最好想想对方或自己到底想不想要,如果连自己都不想要,那么最好还是把这个东西拿回去。

《孟子》书中记载了一段有名的与齐宣王关于声色货利的对话,两个人交谈就像打太极拳一样,表面风平浪静,却是绵里藏针、波涛暗涌,隐藏的锋芒直指对手要害。最后,孟子的建议就是:齐宣王好乐就与民共享,好色就让人间的家庭幸福,好货则藏富于民。所以说推己及人,是一个道德评判的基本尺度。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的,周围有许多与自己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人,为使学习顺利、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人们都愿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推己及人则是实现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重要之道。要做到推己及人,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再进一步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推己及人可谓仁之方也”,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站得住,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真正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地为别人设想一下,这并不是一条高不可及的教条,其实,无论君子妇孺,这剂仁之方都同样适用。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妻子在古稀之年,每到天寒时,天不亮就早早起来,然后径直走进厨房,熟练地生火、烧水、煮粥。满满的一大锅粥要熬上很长时间,杨夫人每次都耐心地等着。清甜的粥香顺着热气渐渐充满了厨房,飘到了院子里。院子的另一边,仆人们伴着这熟悉的香气陆陆续续地起床,洗漱完毕后,来到厨房,并接过杨夫人盛起的满满一大碗热粥喝了起来。杨夫人的儿子杨东山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甚是心疼。一次,他劝母亲说:“天气这么冷,您又何苦这么操劳呢?”杨夫人语重心长地说:“他们虽是仆人,也是各自父母所牵挂的子女。现在天气这么冷,他们还要给我们家里做活。让他们喝些热粥,心中有些热气,这样干起活来才不会伤身体。”

一席话说得儿子点头称是,杨夫人之所以能说出如此慈悲为怀的话,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心地善良,懂得体贴与关怀的好人。她会设身处地体会别人的切身感受,所以能够为别人着想。这一做法既教育了儿子,也温暖了仆人们的心。

这段故事虽然讲的是生活里的小场景,但是由此推想,小中亦可见大。我们行走在这个社会当中,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再进一步,自己想要立足,就要能够大度地让别人也能立足。所谓仁德之心,无非就是孔子所说的推己及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己所欲”才施于人,推己及人也要有自己的“道”,即原则来遵循;毕竟不是所有于己有益的东西都适用于他人,当然也不是所有对他人有益的东西,别人都能接受。在他们不想接受时,决不能以“这是为他们好”为由,强迫其接受。因为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侵犯这一权利,不是也掉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陷阱了吗?

总而言之,儒家文化中所推崇的推己及人的“仁之方”,就是要我们凭借自身的宽大心胸,来容纳别人。这是几千年前的圣人给世人开出的一剂良方,是仁德的原点,也是儒家思想中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一条重要的做人做事道理。

2.言必信,行必果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

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食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却在一个孩子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曾子用他的言行告诉世人,一诺千金是做人须信守的要义。

诚信,是儒家十分重视的一条做人原则。在《论语》中有不少关于此的论述。比如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人无信不立,在儒家看来,人失去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诚信,是人们做事做人的最重要法则之一。而这也是儒家教给我们现代人的一条宝贵的做事道理。

近代学者梁漱溟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最大特征是“人与人相与之情厚”,就是说人和人在一起感情非常深厚,而这种感情的深厚是以信用作为基础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信用,根本就不能在社会上很好地生存。所以,自古至今,父母在教育儿女的时候,都非常注重对子女进行诚信方面的教育。像上面提到的曾子教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诺千金,自己说话一定要算数,自己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去实现它,即便是对孩子也是如此。信口开河、言而无信,只会让自己失去做人的从容与真挚,同时失去别人的真诚以待。反之,如果坚持遵守自己的承诺,往往会博得他人的爱戴。古人十分看重诚信,认为言必信,行必果,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甚至会用生命来换取信义。

张劭和范式同在太学学习,二人脾气相投,结拜为兄弟,后来两人分别返乡,张劭与范式约定第二年重阳将到范式家拜见他的父母,看看他的孩子。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范式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张劭。

然而,范式左等右等,直到太阳西坠,新月悬空,仍不见张劭来赴约。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相信他吗?范式回答:张劭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范式一直候在门外,直至深夜时分,才见一黑影隐隐飘然而至,仔细一看,来的却是张劭的鬼魂。原来为了养家,张劭忙于经商,不知不觉忘了二人重阳之约,直到当日早上才回想起来。可是从张劭所在的山阳到这里足有一千里路,一天之内无论如何都走不到了。为了守约,他想起古人曾说过:人不能一日千里,而鬼魂可以。于是挥刀自刎,让鬼魂来赴这次约。

“请兄弟原谅我的疏忽。看在我一片诚心上,你去山阳见一见我的尸体,那我死也瞑目了。”话说完,张劭的鬼魂就飘走了。而范式在赶到山阳见了张劭灵柩后,自愧张劭为己而死,也挥刀自刎来回报张劭的信义!众人惊愕不已,后来就把二人葬在了一起。汉明帝听说此事,非常赞赏二人互相之间的真诚与心意,在他们墓前建了一座庙,称为“信义祠”。

因为诚信,所以张、范受人尊敬。信,人之言为信,言而无信则非人。诚信,就好像是人生的保护色。一个拥有诚信的人,他的人生将发出耀眼、灿烂的光芒。诗人海涅曾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谎言会埋没一个人的良知,让他从此失去他人的信任,生命因而变得暗淡无光。生活中,我们需要真诚面对生活的态度。在开始追求自己的事业时,如果能下定决心,将自己的诚信心态当做事业的资本,做任何事都要求自己不违背诚信心态的话,那在日后,即使不一定功成名就,也肯定不至于一败涂地。反之,一个在事业征途中失掉诚信心态的人,则永远不能成就真正伟大的事业。

做人一诺千金,约定和诺言都一定要兑现。正所谓“大车无,小车无”,和都是车子的关键所在,如果大车没有横杆,小车没有挂钩,那车子是走不动的。对于人来说也是一样,不管做人、处世、为政,“信”都是关键所在。一个人失去了信用,就失去了做人的基础,长此以往,别人对其只会敬而远之。

3.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儒家十分看重人的品德,认为德行比才能更重要。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道:“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意思是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美好的资质,只要骄傲吝啬,他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

这其中,才能资质属于才的方面,骄傲吝啬属于德的方面。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那么圣人连看也不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完美的人才,如果二者不可兼得时,德是熊掌,才是鱼。孟子舍鱼而取熊掌,圣人舍才而取德。

对此,近代学者胡适先生曾解释说:孔子的人生哲学注重养成道德的品行。无论做人做事都要以道德作为基础,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有一位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敬重。渐渐地,老锁匠年纪大了,为了不让自己的技艺失传,他决定为自己物色一个接班人。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个房间里,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老锁匠的话着实耐人寻味,他把道德作为权衡徒弟的最终标准,所以二徒弟虽比大徒弟才能差,但最终因为品德高尚而被师傅选为接班人。

孔子教学生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显然涉及伦理道德教育,目的当然还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孔子的心目中,有高尚道德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人,也就是能博济众施之人,是能为他人着想的人。

所以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就是说:“对于千里马,不称赞它的力气,要称赞它的品质。”尚德不尚力,重视品质超过重视才能,这是儒家的人才思想,也正是我们今天选拔人才的标尺。

决定一个人价值和前途的不是聪敏的头脑和过人的才华,而是正直的品德。品德就是力量,它比“知识就是力量”更为正确。

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如果品质不好、能力差也就算了,对别人对社会的危害还不会太大。恰恰是一个能力非常强、智商非常高的人,如果品质败坏、野心很大,那他造成的危害就会非常大,有时候甚至会达到致命的程度,断送一个单位、一家公司,甚至一个国家。没有灵魂的头脑,没有德行的知识,没有仁善的聪明,固然是一种力量,但它们是只能起坏作用的力量。他们或许能给人们一些启发,或者也能给人们一些趣味,但是很难让人尊敬他们,就好比我们对待扒手的敏捷或拦路强盗的马术一样。

反之,一个人品质很好,能力虽然差了点,但他只要虚心好学,提高自己,也会逐渐有所进步,把事情做得更好。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忽略人的能力,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毕竟,德行是我们行走人生的前提,才能则是创造人生的手段,两者结合,才能使我们的人生绚烂多姿!

4.修一颗赤子之心

孟子曾经说:“存其心,养其性。”意思是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我们生来便有一颗赤子之心,不沾俗尘,不染污土,而仁爱是首先要培养出来的性情。为他人奉献善心,为社会造福祉,他人和社会必定会以善回报你。

在以前的药铺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副对联:“但求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其中便包含着对生命的一种关怀,这样的悲天悯人、宽厚无私的情怀是很让人感动的。自己虽然是良医,却祈求别人不生病,其中蕴涵着至高境界的道德品质。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9%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59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