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以理解为对客观世界、人、事物的解释、说明,就如那些哲学、科学、知识、理论。像儒家、基督教、马列主义、存在主义、尼采超人哲学,等等;这些理论主义,是解释客观世界的,或者是对客观存在世界的解释;这个“客观存在”,也可以称为“有”。
“无”,是道家的观点;道家认为:在我们看到的“有“的事物深处,还有个“无”的境界,“无”比“有”重要。比如房子,房子是“有”、就在那里,但房子里面有“虚空”、“无”,才可以住人,如果是个“实心固体”,怎么住人?
“空”,是佛家的观念;佛家认为:“万法皆空”,什么我的成功、我的事情、他人的功业、众生好坏、寿命长短,这些都是“空的”。而且,佛教佛法也是“空”的,成佛后,把佛法也舍去,“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意思是佛法尚且应该舍去,何况非佛法的那些事物。
一“有”
儒家的这个“有”,是对人的道德、修养、修身、以及国家、*权、伦理、施*等等的论述,涵盖了“人生在世”、“治国施*”的全部。先前,儒家是“百家争鸣”时期的一个学派,之后发展壮大,到了汉朝时,圣贤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国家*权的“意识形态”,运行使用了几千年。
到了民国,儒家不再作为“意识形态”,“民主”成了意识形态;后来“中华民国”被打到台湾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成为意识形态。
但是,儒家关于修身、道德、处世等的内容,在新时期、当今社会、甚至未来,仍然具有很大价值;这也就是现在为什么出现“国学热潮”。举例: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曾子一天反省三次:自己是否“忠”、是否“讲信用”、老师传授的有没有温习。这是关于性格修养、为人处世、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内容,是阐述人应该“怎样”,怎样“学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理论,是看得到的“有”。
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有的青年,有一些才华,生怕别人不知道,尤其是怕领导不知道自己有那样的才能。其实,要担心自己不知道、不了解别人,而不是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有两层道理:1、是处世态度;2、在*治上,了解别人,永远比别人了解自己重要,即“知人者智”。这个“道理”,是对“人世”的解释。
三、“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鲁哀公问孔子,怎样做人民就服气服从?孔子说,把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曲小人上面,人民就服;把邪曲小人安置到正直人的上面,人民就不服。这是关于*治上“选人、用人”的论述;而“*治”,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是“红尘社会”的运行法则,是真真实实看得到的、是“有”。
这是几个例子,儒家对人世、*治的论述还很多;其核心内容,是对现实社会、客观世界的论述、说明。这些“客观事物”,是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即“有”。
基督教强调“爱”、“爱心”,也是一种“有”,即“有爱”。而佛教,强调“无爱无恨”、一片空无。所以,基督教的“爱”、“有爱”,是一种“有”。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基本都是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指出工农斗争的道路,实现理想社会。所以,马克思主义是“入世”的、“积极斗争”求解放,不是超脱于社会世界之外、寻求“解脱”,因此,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有”,不是“无”、“空”。
尼采超人哲学,是强调人的才能,如果个人特别有才能、是“超人”,就能成功、就会创造历史。而道家主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清静无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是认知越多越烦恼,还不如守定“无”的境界。
总而言之,那些哲学、科学、主义思想理论,是说明客观世界的,是“有”、是“入世”;道家讲究的是“无”,佛家说的是“空”;出发点是有本质不同的。
二“无”
道家的主旨,可以用一个字“无”来概括;主张清静“无为”、“无言”、“无想”,这样,就“无为无不为”,到达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举例:
一、“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是说圣人尽量“无为”,不说话的方式“教化”。反对有意识的做什么、说什么,让别人这样、那样、怎样,守定“无为”、“不言”。
二、“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老子》)房子的窗户,是“无有”,所以才有用处,如果是一面墙壁,那就不是“窗户”了,光线怎么照进来。因此,“有”给人带来利,是“无”在起作用。
三、“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老子》)我们之所以患得患失,是因为有我们这个“身体”,假如我的身体不存在,有什么忧患?老子并不是说消灭自己的身体,而是假设自己的身体不存在、进行“观想、调节思维”,这样,就不会“患得患失”了。总的意思,还是做到“无”、“无身”。
道家的人生态度,就是“无为”,不过于积极的“追求、奋斗”、枉费心力,而是“命中有时终须有”,没必要迫切的追逐,很多时候是“徒劳无功”。
至于*治方面,主张“无为而治”,不随意颁布“*令”,说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是休养生息、让社会自然发展。
总之,是“无”才会“有”;做到“无”,就能“有”、“有”自然就来了。“有”是从“无”那里生出来的。因为“无”,却得到了“有”;相反,拼命的奋斗、打拼,未必会“有”,且深陷红尘世俗之中,个人心情十分痛苦烦恼,不能超然、超脱。
那么,道家道教的存在,是“无”还是“有”?老子说,“道”是说不出来的,因为需要“说”,所以勉强的称为“道”、是勉强说之的。所以,说出来的这些“道理”,是打了折扣的。最高明的道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还是说明了一个道理:“无”。
三“空”
佛家的观点是“万法皆空”、“四大皆空”、“五蕴皆空”,万事万物都是“空的”。人、人生、成功、失败、名与利、荣誉、金钱、权力、寿命、善恶、道德、天地、宇宙,等等;都是“空”的,甚至佛法、佛教,也是“空”的;就是“如来佛”,也是“空”的——南无阿弥陀佛。
也就是说,找出说出任何一个事物,都认为是“空”的。佛教为什么这样认为呢?认为是“空”?因为那些事物本身就是“空”,我们肉眼看到“不空”,是表象上的、表层上的、相对的。举例:
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是说所有的“相”、事情、事物,都是虚妄的、空的;如果能做到这样,就证见到如来(的境界)了。
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金刚经》)所有一切、有意为之的那些事情,像为了当“三好学生”、“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先进人物”、“慈善榜”,等等,而去有意的、有目的的做“好人好事”,获得相应的荣誉、别人的夸赞;这些,就像“梦幻泡影”、“露水闪电”。“善举”、“善事”,是有利于社会的,佛家并不反对;反对是那种有“功利目的”的“有为法”。
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心经》)“色、受、想、行、识”被称为“五蕴”,是“空”的。但对于“凡夫”来说,不但不是“空”的,还能带来“感官享受”,但“凡夫”因此堕入六道轮回、红尘苦海,烦恼痛苦不已、感受命运无常,最后“一场空”、永远解脱不了。佛祖当年也有这样的困惑,顿悟后,认识到“色、受、想、行、识”空的,所以这样说。佛祖是在说法,让芸芸众生也“成佛”,因为人认识到“色、受、想、行、识”是“空”,也就到了“佛”的认知、境界了。
为什么“色、受、想、行、识”是“空”的?许多高僧、学者都有过解释说明,曹雪芹先生的《好了歌》最精辟:“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功名”、“金银”、“娇妻”、“儿孙”,世人追求这些,都被曹雪芹“否定”了、这些没用。
因为这些事物,无非是满足“口腹之欲”、“视听欢乐”;可是,进行这些活动的“色、受、想、行、识”是空的。就像一个人得了张“藏宝图”,挖了几十年,终于挖到那个位置了,发现是空的,有张纸条,上面写着“你来了”。
我们“凡人”,有眼睛,可以“观色”;有手脚,可以“行为”;有大脑和心,可以感“受”、思“想”、认“识”。殊不知,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看不透事物的本质,被“外层幻相”迷惑了。
当我们认识到“一切都是空”,还会有痛苦吗?人生遭遇的那些悲伤、不幸,就不感觉到难受、“无常”了。如此,就进入“佛境”了,没有烦恼、没有痛苦。而“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正是成佛的目的或功效。
有、无、空,是人类思想认识的三个境界;“无”比“有”高一个境界,“空”比“无”高一个境界。先“有”,接着“无”,最高是“空”。
但是,这三者同等重要,不是说“空”的境界最高,“有”和“无”就没用了。就像一座三层小楼,第三层“最高”,那么第一层、第二层就“没用”了?不是的,没有第一层、第二层,何来第三层。
“有”,就是儒家、科学、哲学。
“无”,就是道家。
“空”,就是佛家。
有的人说,我读书考学,参加工作,上班下班,结婚成家,养育子女;这些就足够了,去学那些“成佛了道”干什么?
这种观点,也是对的,“人各有志”。但是,还有另外一种人:有“慧根”、“悟性”,哲学知识、科学道理,并不能满足求知欲、解决人生困惑,因此向“玄学”、“易经”、道家、佛家去探究。这样的人很多,甚至“不计其数”。
所以,不要苛求别人,说传统文化是“迷信”;“你信基督,我信马列”,仍然共存在这个地球上,何苦要让别人和自己一样?
细细琢磨学习一下“儒、释、道”,就会体验到“儒”家是入世的、论述“人生在世”的,道家的中心是“无”,佛家的核心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