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斌新特里芬两难两种表述一种含义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708/4894939.html

作者王晋斌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厉妍彤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特里芬“两难”是思考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基础性视角,特里芬“两难”也因为准确揭示了固定汇率制度崩溃的内在逻辑而扬名。特里芬“两难”也称为流动性和清偿性两难:一方面美元要维持国际流动性不出现困难;另一方面要维持美元流动性不出现困难,会导致美元供给过多(国际贸易等增加对美元的需求),币值不稳定,又会导致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之间的清偿性困难。特里芬“两难”常被用来说明固定汇率制下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所面临的问题,随着美元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国际储备货币,美元数量超过了支持美元价值的黄金数量,便导致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汇兑价格不可持续。直白理解就是,美元数量增长的速度快于以美国为主的黄金总汇拥有的黄金增长速度,美元和黄金之间难以维持固定的平价关系。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将美元与黄金脱钩,尼克松也因此“解决”了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特里芬“两难”,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年之后,浮动汇率制在西方发达经济体兴起。由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使用存在刚性(包括货币的网络效应、使用习惯、石油美元等等),至今美元依然是主导性的国际货币,目前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接近60%,在全球支付货币的份额约40%。在浮动汇率制下,美元由于缺乏绝对锚确定其价值,那么美元本身的信用将决定美元供给的上界。这实际上就是新特里芬两难:美元流动性与美元信用之间的“两难”。一般意义上理解,信用包括违约信用和价格信用。一般情况下,国际市场对美债的违约信用并不太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92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