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边万莉北京报道年,我国经济持续复苏,但是恢复基础尚不稳固,增长预期有转弱迹象,中国银行业经营环境仍然复杂,银行业风险内控与中后台运营仍然备受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普华永道共同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信用风险作为银行业最基础、最重要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年各类风险平均分相比年降低26.6%。随着经济的持续恢复,年银行业总体发展态势将好于年。值得一提的是,在对银行公司治理的调查中,有34.5%的银行家认为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仍有待改善,仅次于激励约束机制,排在第二位。
年,金融监管继续保持严监管态势,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大力规范整治重点业务,引导银行业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持续提升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持。
如果以银行家视角对监管指标、监管手段进行评价,结果会怎样?调查结果显示,银行家对主要监管指标的评价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在给定的主要监管指标选项中,资本充足率指标连续九年评价最高。银行家认为监管在防控银行业整体风险、持续集中整治银行业乱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年银行家对主要监管手段的评价整体明显提升。其中,“监管评级”手段的评价得分居于首位。调查结果表明,银行家认可本次监管评级体系的升级,认为监管机构可以通过采用监管评级手段,实现对风险的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
近年来,监管层大力整治规范重点业务,在防控银行业整体风险、持续集中整治银行业乱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金融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银行家对当前监管工作成效整体上持认同态度。为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近四成的银行家认为应“加强对风险源头的研判和遏制”(39.5%);37.0%的银行家建议“提高监管效率和透明度”,明确监管执行标准,加强市场沟通。
普华永道中国北方区金融业主管合伙人朱宇表示:“过去的一年,虽然面临重重压力,但我们欣喜地发现,中国银行业主动作为,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服务小微企业能力,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区域发展。银行业公司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公司治理体系的成效已逐步显现。我们希望银行机构持续深耕金融科技领域,稳妥推进科技创新,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创新转型。”
实际上,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银行发展的重要方向。报告显示,超过九成的银行家表示积极接受和使用金融科技。银行家最为 (作者:边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