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用利差?
在投资中观察宏观经济有个指标叫做信用利差,何谓信用利差,举个例子,就是我和巴菲特同时向银行借一个亿,通过的概率谁的会大?银行可能把我当作疯子,而对于巴老爷子绝对是当作上宾对待,希望巴老爷子多多益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我在银行体系中的信用低,没有上亿资金的合作经历,银行对于我能否运作一亿资金,以及后续偿还一亿资金存在疑问,而对于巴老爷子来说,一个亿的资金可能连个小目标都不算,也就是和别人吃几顿午餐的事情.如果降低贷款数额,比如同时向银行借款万,那么银行对于我这种平百姓是需要有实物进行抵押的,在有实物抵押的情况下,可能从银行拿到的贷款利率也在5%以上,而巴老爷子则可以在无实物抵押的情况下拿到2%左右的贷款利率,我和巴老爷子之间的存在这3%的利息差额,这个就是所谓的信用利差,也可以理解成信用歧视.
信用利差的作用?
回到宏观经济中来,信用利差可以理解成企业贷款和无风险利率之间的差值.其中无风险利率一般使用十年期国债利率表示,而企业贷款利率则只是一种具体化的表述,可以使用3A级别的债券利率表示,也可以使用2A级别,或者国开债等利率表示,就看自己获取哪个数据方面一些.在上面的解释中也可以看到信用利差=低信用等级标的利率-高信用等级标的利率,一般来说信用利差缩小,说明低信用等级和高信用等级的利率在缩小,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经济向好,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之际,在货币宽松的时候,银行的钱急需流出银行体系,所以就会放宽了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要求,这时市场处于资金供给大于资金需求的阶段;而一旦经济出现危机,银行担心企业有可能还不上钱的时候,这时银行就会回收资金,此时更愿意将资金借给那些信用等级高的企业,这时的信用利差就会进行扩张.简单来说经济向好,货币宽松的时候就会出现信用利差收缩的情况,而经济变差,违约风险加大的时候就会出现信用利差扩张的情况.
特殊场景
信用利差就是低等级信用-高等级信用的利率,信用利差收缩是存在两个方向的,一个是低等级信用利率下降的比高等级的更快,从而形成的利差收缩,另一个则是高等级的利率上涨的比低等级的更快.现在就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情况.前者这种情况是很容易出现的,毕竟低等级信用利率的弹性更大.而后者出现的情况比较少见,就好比银行要提升贷款利率,银行向巴老爷子提高2%,而向我只提高1%,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前面银行给我的贷款利率太高了.而信用利差扩张同理也是存在两个方向,一个是低等级信用利率上升的比高等级的更快,从而形成的扩张,另一个则是低等级的利率下降的比高等级的更慢.前者是在经济变差的时候,违约风险变大的情况常见场景,而后者可能出现在央行开始进行货币宽松,但是商业银行害怕将钱带给低信用等级的企业,担心会增大自己的坏账风险,所以才会有更多的意愿给高信用等级企业更多的优惠.总结一下,这个场景存在一种轮动关系,流动的方向基本上如下:利率向下导致的信用扩张-利率向下导致的信用收缩-利率向上导致的信用扩张-利率向上导致的信用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