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逾期被起诉的应对之策附金融借款

一、银行处理贷款逾期一般采取的措施

银行贷款逾期是指借款人没有按时还款,导致贷款账户出现逾期情况。银行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来应对逾期问题。

1、催收电话或短信

银行通常会在借款人逾期后的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借款人,提醒其尽快还款。催收员会与借款人沟通,了解原因并协商制定还款计划。借款人应该积极响应银行的催收,并努力解决逾期问题。

2、逾期罚息,信用评级下降

除了催收电话和短信外,银行也会向借款人收取逾期罚息。逾期罚息通常是按照未偿还本金的一定比例计算。如果借款人长期未偿还欠款,逾期罚息可能会导致还款金额不断增加,进而造成还款难度。同时银行逾期会对个人信用记录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信用评级下降。这将在今后申请其他信贷产品时造成困难。

3、增加抵押物或担保人

为了降低风险和防止借款人逃避债务,银行可能会要求借款人增加抵押物或担保人。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时,银行可以依靠抵押物或担保人来获取部分或全部欠款。

4、提起诉讼

如果贷款逾期问题一直不能得到解决,银行可能会采取法律手段来追回债务。银行可以委托律师或代理机构向法院提起诉讼,迫使借款人履行还款义务。在法院判决后仍不履行还款义务的,法院可能会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如查封房产、冻结银行账户等,并可被限制高消费和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以后的生活、工作及贷款等信用活动产生严重影响。若借款人是办理的抵押贷款,那么案涉抵押物会被法院进行拍卖,然后将拍卖获得的资金用于偿还贷款。

5、追偿

银行也可以通过追偿来向借款人追回欠款。追偿是指银行将逾期的贷款转让给催收公司或其他机构进行追债。一般情况下,银行会在六个月至一年之间将逾期贷款交给追偿机构处理。

二、银行贷款逾期,该如何应对

1、如果只是资金暂时周转不过来,可以把欠息偿还以后,向银行申请展期或借新还旧,这样就可以暂时缓解资金周转压力。还可以向银行申请,由银行出具非恶意拖欠证明,从而不至影响征信报告记录。

2、贷款逾期被起诉后,建议积极想办法筹钱还款,比如找家人或者亲戚朋友暂时借钱周转,欠款还清银行自然会撤回起诉。否则,在判决后借款人仍不履行还款义务的,法院可能会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如查封房产、冻结银行账户等,并可被限制高消费和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3、贷款逾期被起诉后,如果是暂时已经丧失了还款能力,可以和银行协商撤诉,并达成和解协议,制定分期还款计划,分期偿还所欠的贷款本息,从而避免银行处置借款人名下的资产;银行不同意撤诉并要求法院出具裁判文书的,也可以就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内容以调解书的形式结案。

4、贷款逾期被起诉后,若是实在无力还款,银行也不同意协商,若借款人发现银行的诉求存在本息金额计算错误,罚息、违约金过高等错误、不合理的情况,应及时在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据,以便法院能够查清事实,以减轻自身要承担的债务负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银行贷款逾期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对个人信用记录和经济稳定都会产生严重影响。要防止银行逾期,借款人应该建立健康的财务计划,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并自我约束消费。如果遇到短期财务困难,借款人应该及时与银行沟通,协商制定还款安排。如果逾期问题无法解决,银行可能会采取法律手段来追回债务。

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常规案例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诉许某某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百一十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六百七十四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版)

第一百四十七条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法释〔〕15号)

第二十条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该合同的履行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因民法典施行前履行合同发生争议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因民法典施行后履行合同发生争议的,适用民法典第三编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相关规定。

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诉讼(仲裁)及举证指引借条、欠条、收条的区别:一字之差,法律上大不一样借条丢了或没打怎么办?记住这4种补救措施,债务人就无法赖账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52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