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鹏融资性信保业务服务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挑

作者简介

万鹏

汇智保险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深圳市人民*府《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中心建设》课题执笔人

研究方向:数字化赋能保险业战略研究、大湾区保险跨境平台

摘要:

由于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尽管信用保证保险遭受了较大的外部冲击,但其本质仍是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在“银+*+保”等传统融资模式下,银保机构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较为明显,风险较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仍难以明显改善。发挥国企供应链的龙头效应,构建“国企+融资机构+保险+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中小微企业”新信保生态圈,将有效打通供应链上下游。

保险公司通过信用保险或保证保险的方式对底层的应收账款进行承保,承担底层交易逾期、不兑付的风险,对国有企业供应链运转过程中的风险提供全面覆盖,使整个交易结构更加安全。

关键词:信用保证保险,供应链金融,新信保生态圈

01

信用保证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保险行业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信用保证保险是发展较晚的一类险种。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曾于年初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出口船舶的买方信贷提供中、长期信用保险,是信用保证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与此同时,我国保险法律体系也不断完善,为信用保证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随着保险业持续改革发展,信用保证保险一度成为财险市场热点。特别是在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之后,信用保证保险迎来了发展契机。由于保险公司在风险管控体系、科技投入水平,资产储备以及品牌辨识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大幅地推进了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保费收入的增长。

总体看,年以来我国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整体呈稳步向上的发展趋势,其中年至年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增速相对放缓,但到年则迅速增长。年,我国信用保证保费收入为.54亿,年为.9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1.13%。其中,年全国保证保险保费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年到年,全国保证保险保费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78%,信用险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04%。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也是在车险综合改革过程中重要发展的非车险业务,逐步发展成为保费收入仅次于车险的重要险种。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年以来国家持续加强去杠杆调控,大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风险较为集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则进入排雷期,违约率迅速上升,进而导致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发生转折。年,信用保险保险业务迅速降温,保证保险保费增速从年的%直线下降到年的30.80%。

这几年,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大赔案也屡见不鲜。年,人保财险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亏损28.8亿元,综合成本率达.7%,在所有业务中排列首位。更重要的是,武汉金凰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假*金质押事件使人保财险面临约亿元保险金赔偿风险。长安责任保险为互金履约险赔付数十亿元,对保证保险业务计提减值准备及准备金约4亿元。

尽管信用保证保险遭受了较大的外部冲击,但其本质仍是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从长期看,保险公司借助新兴金融科技不断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将有能力提供更高质量的“保障、增信及融资”金融保险服务,助力国家构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更加稳健、更具抗冲击能力的金融体系。

02

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市场的机遇与方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任重道远,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肩负着完善金融体系、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在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大环境下,围绕聚焦后疫情时代经济稳定发展,助力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并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保险业大有可为。

2.1当前面临的主要机遇

新时期,在全球经济低迷、产业链供应链转移以及新冠疫情等黑天鹅事件爆发的影响下,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业务遭到了较大冲击。与此同时,国家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银保监会第一时间出台一系列*策,促进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健康稳步发展。

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首次明确了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发展边界及原则,加强了对保险公司资本和运营的要求。银保监会随后发布《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和《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后管理操作指引》,作为《办法》的配套措施,重点对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保前风险管理和保后监测管理两大环节建立标准化操作规范。

从行业视角看,保险公司对于是否开展、如何开展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决策更加审慎。

从宏观市场视角看,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成为*策重点扶持的对象,目前较为成熟的“银+*+保”信保模式正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不断发挥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融资、保障、增信”的多重作用。

2.2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加大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小微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居民个人收入减少,还款能力普遍下降,社会信用风险上行,违约率也随之抬升。金融供应链市场对融资的需求更加旺盛,非银行融资机构融资业务如火如荼。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长期困扰中小微企业。

当前,中国财险行业近十年的信保业务发展,截至年信保业务保费累计近三千亿,承保盈利约64亿。特别是经历了近年的外部冲击,已经逐步积累了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业务面对风险挑战的重要经验。

近年来,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需求急速扩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保险行业开办信保业务,显得步履迟缓。

03

疫情之下,信保业务助力国企发挥供应链龙头效应的模式剖析

在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国有企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贡献愈发显著。年,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中央企业大力助企纾困*策,主动降电价、降气价、降资费、降路费、降房租,全年整体降低社会运行成本亿元。更重要的是,在国企在发挥国民经济压舱石作用时,可使供应链上下游的大量中小微企业明显受益,得以在疫情冲击下稳定发展。

3.1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生态的新模式

“银+*+保”等传统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模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融资、保障、增信”的多重作用,助力实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但是,传统融资模式下,银保机构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较为明显,风险较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仍难以明显改善。在这一背景下,由于国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国企供应链上下游的大量中小企业能够通过供应链关系获得增信,进而拥有了低成本融资的新机会。

构建新信保生态圈,有效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为发挥国企供应链的龙头效应,助力“六稳六保”,有必要搭建“国企+融资机构+保险+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中小微企业”的新信保生态圈。

具体路径是:构建由地方*府指导,国企主导,融资机构、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和保险机构合作模式,结成信保业务跨界生态圈,联手为国企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的新型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业务模式。信保业务新路径的实质是构建了围绕供应链建立中小企业的跨界数据信息库。

在新信保生态圈中,国有企业、融资机构、保险公司、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通力合作,形成贷款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大数据,完备防灾防损数据体系建设,完善企业风控画像,构建完整的企业经营周期数据库、风险数据库、企业信用评估数据库,为融资机构提供贷款服务,保险公司开展信保增信业务提供依据。

据此,新信保生态圈将有效打通国企供应链上下游,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融资投资及转嫁风险。与此同时,新信保生态圈的构建也将进一步拓展融资机构和保险机构的客户群,实现优质客户资源的有效共享。

信保新生态圈是保险公司助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信保业务跨界生态圈,将改善保险机构业务质量,优化险种结构、提升风控和盈利能力也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脱困,持续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2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新生态的路径及主要贡献

为有效构建新信保生态圈,充分打通跨界各方技术梗阻,实现国企供应链上下游的高效协作,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有针对性地选择核心国有企业。特别是在新发展格局中,在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稳定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供应链、产业链波及范围广、涉及企业多的民生、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国有企业融入信保新生态圈,配置供应链金融相关保险产品。

二是学习了解前沿科技对供应链管理的帮助,从中选择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有辅助作用的进行尝试。例如,使用随机森林等大数据算法加强中小微企业风险监测,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内控规则、欺诈规则、反洗钱规则,全面提升信保新生态圈风险防控能力。

三是积极寻找有经验、有资质、有评价的国内、国际的优质低成本融资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保险行业的第三方(再保经纪)等。

在信保新生态圈模式中,从供应链运转角度看,保险公司通过为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完整的金融、风控等服务,改善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稳定性。

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公司通过信用保险或保证保险的方式对底层的应收账款进行承保,承担底层交易逾期、不兑付的风险,对国有企业供应链运转过程中的风险提供全面覆盖,使整个交易结构更加安全。

例如,在信保新生态圈模式中,核心企业购买基本的企业财产险、公众责任险、雇主责任险、董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等,将国有企业供应链中底层资产的经营性风险进行一定程度的转移,从而增加金融机构参与供应链的安全性。

针对部分创新企业、新兴产业,保险公司也将提供定制化保险方案设计,帮助企业开展差异化竞争。例如,针对科创企业提供专属的知识产权保险、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等科技保险,针对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专属的高度绑定的健康险等)。

总体看来,保险公司参与供应链,一方面可以为最终的出资方提供一部分信用和企业经营中的风险保障;另一方面帮助出资方控制流程中的风险,识别企业的好坏。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和出资方共享优质客户,整合资源,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04

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业务长期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策引导,推动金融和实业机构联合打造新信保生态圈。

新信保生态圈涉及金融和实业的众多领域,需要重点加强各类机构的跨界合作。建议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引导*策,鼓励国有企业、中小微企业与融资机构、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保险机构联合构建新信保生态圈,并结合现有实践推出税收减免等优惠*策。前期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试点,充分发挥大湾区改革前沿优势,由广东省*府指导,鼓励大湾区大型国有企业牵头,联合大湾区融资机构、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保险机构,共同为国有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特色化服务。

二是明确监管导向,出台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专属*策。

建议监管机构进一步明确监管导向,针对保险公司服务中小微企业,出台定向针对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业务指导意见,鼓励保险公司与国有企业及其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开展风险可控的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

三是优化产品结构,研发新信保生态圈保险及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在当前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发展面临转折的关键时期,建议保险公司聚焦新信保生态圈,推出专属的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服务中小微企业,同时把握时代需求和市场机遇,拓展高质量非车险业务。

四是加强科技应用,市场共建新信保生态圈数据治理体系。

在新信保生态圈中,健全完善底层数据体系,加强全链条风险管理是关键一环。安全、稳健、高质量的新信保生态圈需要完备的底层数据以及大数据风险分析和监测机制。建议新信保生态圈的各个参与方联合第三方大数据公司,聚焦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合法共享中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及必要经营数据,共建生态圈数据治理体系。

总之,构建“国企+融资机构+保险+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中小微企业”新信保生态圈,将有助于融资性保证保险发展破题,也将助力加强国企和保险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保险的社会治理职能。

参考文献:

[1]*彬.保证保险在企业集中采购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4):61-63.

[2]蒋昭昆.信用保证保险:行业的“增长点”还是“引爆点”[J].保险理论与实践,(07):96-.

[3]覃方怡.信用保证保险支持四川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4]曲蕾.信用保证保险在消费金融行业的风险控制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07):31-32.

[5]万鹏.深度参与供应链金融服务[N].中国银行保险报,-03-25.

[6]游桂云,尚殿红,孙雨菲.贷款保证保险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作用研究[J].保险理论与实践,(11):-.

[7]张栢睿.关于信用保证保险在消费金融行业的风险控制研究[J].财经界,(32):68-69.

[8]张岚.对融资性信保业务经营相关问题的思考[J].保险理论与实践,(08):-.

[9]周瑞珏.信用保证保险“名”“实”之辩——信用保证保险座谈会综述[J].保险理论与实践,(12):-.

[10]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行业发展白皮书[D].上海: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

本月重要资料已更新于知识星球:

……

更多资源每日持续更新中

大家不用再一个一个花时间去找,走进星球,就能获得你想要的内容,实时掌握行业一线动态,获得业务破局启发!

有意者欢迎私信大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407.html


苏ICP备09012885号-7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