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长国我们现在所说的仁义礼智信,是孔孟之道的主要内容。在孔孟之道中,提倡与人交往时讲究信用,这是孔子所一直提倡的。孔子对信用非常看重,他还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叫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一个人来说,不讲究信用的话就不知道要怎么办了。那么就是这样讲究信用的一个大圣人,为什么还会带头做违反信用的事呢?那么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讲究信用要看场合在《史记》里曾经记载了孔子的这样一件事情。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呢?就是孔子在周游六国的时候,来到了如今河南的蒲邑这个地方。他刚刚来到蒲邑,刚住着没几天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卫国的大夫公孙氏占据了这个地方。这个人占据了蒲邑这个地方干什么呢?原来是他要造反。为了保守军事秘密,公孙氏让人把路过这里的孔子抓住了,并把他关了起来,不让他外出。这个时候孔子的一个弟子正好跟着孔子去周游六国。这个弟子长得非常高大,而且还非常有力量,他见到了这种情况就对孔子说,从前我跟着你遭遇过很多的困难,现在又跟着你在这里遭遇了困难,这就是命中注定的事啊。但是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和你今天被关在了这里,我宁可和他们进行决死的战斗。于是孔子的这个弟子带着其他的人和公孙氏的看守进行了激烈的打斗。因为孔子的这个弟子非常有力量,打倒了很多的人。所以看守的人就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公孙氏。公孙氏想了想,就对孔子说,抓你在这里,就是害怕你去卫国泄露了情况,如果你不去卫国,我们就放了你。但是,公孙氏和他的部下也非常不放心。他们知道孔子是非常讲信用的,于是就让孔子发誓。发誓的内容就是,孔子不去卫国。孔子同意了。并当着很多人的面进行了发誓,说自己不会去卫国。这样做了以后,公孙氏的人这才觉得放心了,于是把孔子和他的弟子放了出来。等到孔子和他的弟子走出了东门以后,蒲邑的人放心的回去了。孔子看到这个情况就带着他的弟子继续向卫国出发。他的弟子子贡说,你难道忘了你发过的誓了吗?你不是向他们保证说不去卫国了吗?你发过的誓难道可以不遵守吗?这个时候,孔子说,我是被迫发誓的,这样的发誓神仙不会听到,也不会在意的。所以就继续向卫国出发。(二)孔子的理念也是我们当今的法制理念孔子的儒家学说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在近代的法律中也有他的影子。孔子这种思想的体现就是受到胁迫而做出的承诺是无效的。这在中国的一些法律中也有体现。比如说,法律中就规定,在受胁迫的情况情况下,所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也就是说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是无效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如果是受胁迫签订了合同,还要有一个举证的问题,必须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来证明,或者说合同的内容显失公平。单纯的口头争议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看到这里,你明白孔子当初的决定了吗?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