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同样的一句话,这样说就具足四种功

北京中科忽悠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60.html
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而且佛教文化非常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更近进一步讲觉悟,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当然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在佛教文化中也有修学的次第,教导大众从基础学起,从日常生活的行为做起,就能得到相应的善果,为了追求现世的果报也是很多人学佛因缘的开始。佛教经典《十善业道经》中讲到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恶口也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业在佛教中属于口业的一种,说话粗鲁的人都不喜欢,所以我们说话言语要有些涵养,经上讲离开恶口能得到八种净业果报,本文就和大家分享离开恶口能得到的这八种善果,第六种就具足四种功德。对于恶口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福报自然就来了。第一:言不乖度。意思是说,说的话大家都会听,因为不恶口,这个言语的表达真的是很奇妙,同样一句话对不同的人讲需要用不同的口气,那效果才可能会彰显。第二:言皆利益。所说的话能够给大家带来利益,没有任何负面影响。一般讲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好话也要好好说才行,如果不好好说别人可能会误会,再好的利益别人无法接受。第三:言必契理。所说的话与真理相应,让人听到会有所启发,从而能得到一定的收获,这样大家自然而然也欢喜接受。第四:言词美妙。离开恶口自己说话的言语中自然就有内涵,“恶口”对一般人的印象就是没有修养,所以讲话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在涵养。自己没有必要特意去修饰,只要离开恶口说话自然然人听起来就顺耳,这也是远离恶口最殊胜的一种果报。第五:言可承领。“承领”是接受的意思,大家听到你的发言能接受,这也是不恶口的果报。第六:言则信用。恶口离开,讲信用的话也好好好说。实际上口业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们说的一句话,我们的一句话中可能妄语、两舌、恶口、绮语都具备了。生活中我们可能一句话说妄语,妄语中又挑拨是非,而且有很粗恶的说出来,这就是几种过失一起犯了。反过来讲我们同样的一句话话好好的说,善巧的表达,这样就具足四种功德。四种功德离开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的功德。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语言的表达真的是一种智慧。第七:言无可讥。“讥”就是抓到把柄,讥笑。言语之中没有过时自然不会落下把柄,只要不恶口言语也就不会有过失。第八:言尽爱乐。说的话大家喜欢听,有道理,自然就广受欢迎。经上讲:若能将以上八种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意思是成佛的果报是梵音声相,“梵音”是清净没有任何染污,如来为妙音梵响闻十方,佛音清净,遍法界旋流,这是成佛之后可以得到的果报。更多佛学智慧,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50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