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评价一个人“言必信,行必果”,绝对是褒义,夸赞其人重诺守信,殊不知,这句话的原意并非如此。原句典出《论语·子路篇》,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硁硁”是象声词,石头碰击的声音,引申为“浅薄固执”,孔子认为“说到做到,坚持到底,真是浅薄固执的小人阿!“信”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孔子这句话是对“信”的否定吗?其实不然,夫子给我们上了一课,教我们如何重诺守信。一言九鼎
01讲信用要符合“义”的要求
好朋友之间不分彼此,“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意思是有帮必忙。但是,他去偷窃让你放风,你干么?再假如,手里有点小权力,朋友让你违规行方便,你干么?如果认为“言出必行”非干不可,那你必定掉坑里。不能无原则地讲信用。有若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说得明白,“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讲信用要符合义的要求,只有这样,说过的话才可以去践行。现代社会,“信近于义”有三层意思。诚信故事——曾子杀猪其一,讲信用不能违背法律。法律是强制性社会规范,神圣不可侵犯。有的年轻人,受不良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影响,把社会当江湖、把胡作非为当行侠仗义,为一句“同生共死”,罔顾法律,铤而走险。自以为义薄云天,实则是愚昧至极。岂止小人,实为罪人!其二,讲信用不能违背道德。道德是人们共同遵守的生活规范和行为准则,代表着社会正面价值取向。出轨男人对小三儿的承诺,背后都是一个女人的痛苦、一个家庭的离散。这种违背道德的“承诺”,无论是否践行,都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其实,失德败检者所谓的承诺,都是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他们不配“信用”二字。讲道德守法律其三,讲信用要量力而行。明知不可为,却还要立誓硬为,不但白费精力,往往还会为人笑话。前几年流行励志演讲,学校请励志大师给学生灌心灵鸡汤。我参加过一次,大师在上面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在下面听得心潮澎湃。大师与学生互动,厉声喝问一个高三学生,“大声对你母亲说,你高考目标是什么?学生流着热泪,振臂高呼:”我要上清华,我要上北大!“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意志的反作用力还没有大到无所不能的地步,就剩一、两个月时间,一个成绩只能上“庞各庄”大学的学生,却发誓考清华、北大,能做到吗?不过徒增笑料耳。量力而行违背法律、违背道德、不自量力去“守信”,本身就是一种背信。所以君子不敢轻诺,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说,古代君子轻易不承诺,他们以说到做不到为耻——直到今天,这句仍然对我们有教育意义。02特殊情况下,可以不用践诺
儒家思想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权变。反映在孔子教育思想上,就是因材施教;反映在重诺守信上,就是随机应变,特殊情况下许下的愿,可以不用践诺。《史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经过蒲邑,正逢卫国大夫公孙氏叛乱。公孙氏担心孔子到卫都对己不利,命蒲人围困孔子。经过谈判,孔子被迫立下盟誓:绝不到卫都去。蒲人才将孔子放行,孔子出了东门,立马就奔卫都去了。学生子贡不解,问:盟誓难道可以不遵守吗?孔子道:要挟之下订立的盟誓,神都不会理会——这就是权变。不知机变,被要挟立下的盟誓,还要坚持“言必信,行必果”,就是固执、愚蠢,俗称“一根筋”,孔子“硁硁然”三字用得太传神了。东门奔卫03有些话不必当真
说话的人不要“轻诺”,听话的人也不要“轻信”。最起码,三种场合下说的话,不必当真。其一,客套话不必当真。常听一句“回头请你吃饭”,这句话现在和“再见”的功能差不多,用于朋友之间分手道别。你要真等着请,只会失望;还有一句话“有空来家坐坐”,千万别当真,真要是趁空到家去,主人会很尴尬的。其二,醉话不必当真。觥筹交错之际,说话常常不过大脑,别相信。卓别林有部电影,富豪醉酒后和穷逼主角称兄道弟,许天许地的;酒醒以后,抹脸不认人。希望变失望,让主角很受伤。现在酒场上,有人开喝之前就先声明,酒桌上说过的话、答应的事,一概不算数。这倒是明智之举。其三,恋人间的话不必当真。特别是卿卿我我、情到浓处,什么样的誓都敢发、什么样的愿都敢许。假如誓言、愿言都能信守,世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劳燕分飞的悲剧了。虽然如此,客套话、醉话、情话也不能违背法律。如果违法,自会有人当真的。有些话不必当真应不应该“言必信,行必果”,不能一概而论,要分场合、分情况对待,辩证地看待事物,灵活地处理问题,这就是权变——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