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信用人类飞速发展的支点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782213.html

信用这个词大家耳熟能详,但它在人类进步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你一定不知道。

不信?

往下看。

从农耕社会到工业革命

众所周知,农耕社会带来的是人口飞速增长,但人均经济却止步不前,饥荒始终伴随着这个农耕社会。

而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产效率有了巨大提速,物质飞速增长。读完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是技术革新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但,这和信用有什么关系呢?

在科学成为社会主流认知之前,神掌控着世界的一切。

毫无疑问,在农耕时期人们的认识里,神是全知全能的,神圣不可侵犯,否则就要遭受地震、瘟疫、战争、干旱或洪水的惩罚。

因此,人类的命运受天神主宰,世间万物都由神造,当然也包括知识在内。

所有的知识都由神创造并记载在古籍经文里,神让他的代言人传播给众生。比如《易经》、《金刚经》、《古兰经》、《圣经》等。

因为所有知识都写在古籍经文里,所以,任何问题的答案都应该从经文里学习获取(找不到的话说明此人没有慧根,不能悟道)。

聪明的造神者知道世间的苦难是因为物质不够造成的,但这一点在生产力落后的社会没有解决办法,于是古籍经文引导饥饿的子民禁欲,向善,以期来世。

这确实减少了人们的痛苦,因为痛苦就是一种感觉,当你觉得没那么痛苦的时候,就是真的没那么苦痛了。最起码,人们可以满怀希望的死去。

但是,经文在帮助人类减少痛苦的同时,也成了人类追求进步的阻碍。如果质疑神,就是挑战神权,就是大逆不道,就是邪教,要被当众烧死。虚无缥缈的神,就这样禁锢了人类的认知,长达上万年之久。

人的认知之所以会被禁锢,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因此,也没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众生皆苦,想要过得更好,只有等来世或到极乐世界。

在这个没有未来的现世,要么及时行乐,要么清心寡欲,以期来世。

在这样的认知指导下,谁会去投资未来呢?

工业革命

15世纪,伽利略等人用科学知识破开了由神禁锢的认知枷锁,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探索未知成为社会的主流,一个个新大陆的发现,让人类对未来充满希望,随后到来的工业革命,更是让人类的生产力有了质的突破。

说到这里,还是得出那个众所周知的结论:是技术革新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但,这和信用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故事

华尔村是一座与世无争的村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由于每户人家的生产力有限,辛勤劳动一年种出的庄稼,刚好够养活自己和照顾下一代,好年份收成会比较多,有余粮。灾年庄稼欠收,只能靠余粮度日。如此,村民世代耕种,无暇他顾。

此时一位有志青年华有志,觉得祖辈世代劳作,不能享受清闲自在的生活,华有志立志要改变这种现状,决心改良耕种技术,以增加土地的收成。

但是研发新技术需要时间和资金,由于收支平衡,华有志并没有闲钱去研发,必须找其它村民筹集资金。但村民世代耕种,从没听说改良耕种技术可以增加土地收成,贸然借出余粮,会有渡不过灾年的风险,这风险实在太高。

由于村民对技术开发的不信任,华有志的宏图壮志只能宣告破产。

一条时间线

我们来看一条时间线:年,伽利略出版《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神位开始动摇;年,英国建立 家股份制银行,资本主义逐渐成熟;约年,工业革命兴起。

一个结论

有资本支持才能做技术研发,有研发才有改进。只有相信明天会更好,人们才会投资未来。会投资未来才会有资本支持研发。

纵观人类历史,当科学取代神位之后,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是无知的,为了填补无知,人类开始对世界进行探索,相信研发新技术可以改变命运。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人们愿意投入资金用于研发新技术。于是资本主义盛行,人类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

总结

人类改变了认知,相信神不是救世主,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基于这点认知,信用才能为筹集资金提供基本保障。

华尔村的村民如果有这样的认知,华有志的信用才会有价值。华有志才可以凭借他的信用筹集一笔资金,让改良新技术成为可能,从而彻底改变村庄的生活状态。

可见,信用才是人类经济飞速发展的支点。

参考文献:《未来简史》

*昌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88.html


苏ICP备09012885号-7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