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徐良通讯员张璐璇
近日,信用中国网站发布城市信用排名(.8.1-.7.31),在全国个地级市城市中,德州跃居第33位,较去年底提升12个位次,较去年同期提升34个位次,城市信用工作实现持续争先进位。其中,*务失信专项治理、信用数据归集、信用修复、信用联合奖惩等多个分项建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德州城市综合信用指数的提升,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德州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作为全市重点改革攻坚任务之一,德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系统建设、城市综合信用指数、示范城市创建、文化建设、营商环境评价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我们探索创新了‘以用促建’、培育信用文化等做法,保进了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积极参与,实现了信用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德州市发改委*组成员、副主任高洪玉说。
强根基,重应用,搭建信用生态坚实的“梁柱”
累计为市县各级*府机关提供各场景信用核查、联合奖惩等信用服务55万余次;主动为符合修复条件的余家失信企业做好信用修复服务;为全市各商业银行提供信用数据服务,丰富银行风控维度,降低授信风险,提高全市金融服务效率;为全市“智慧金融”系统提供全维度数据支持,助力企业信用融资数千万元……这些实打实的服务都依托于覆盖全市的信用德州网站和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德州市先后制定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加强*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等80余项制度文件,为系统推进信用建设提供*策支撑。依托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搭建信用核查、联合奖惩、信用评价、县市区监测、个人信用评价等多个子系统,为全面推进信用应用提供平台支撑。深度开展数据治理,对1.45亿条信用数据进行系统梳理,建立完整的数据处理规则,开展系统加固并通过三级等保备案,确保了数据的安全、规范、及时,为信用应用提供数据保障。
德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坚持“以用促建”,其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效果反馈成为检验和推进系统建设的内生动力,形成了“逢办必查、逢报必查”的*务用信格局,跨部门、全市域的协同监管格局和“守信一路绿灯、失信处处受限”的惠民应用格局,初步建立了串联法院、信用、组织、纪检的*务预警和责任追溯机制。依托信用核查,累计为市委组织部、统战部、文明办、机关工委、妇联、市场监管局、审批服务局、水利局、司法局,及各县市区*府部门提供信用核查33万余人次。依托信用联合奖惩,为市、县个机关部门部署了信用联合奖惩系统,累计使用人数超过30万余人次,实施联合惩戒人次,名失信者迫于信用压力履行了义务,对失信者,部门协同、紧密联动“攥成拳”,坚决惩戒“不手软”。依托个人信用评价,探索建立市民信用分、市级信用“红名单”,将全市42名援鄂医护人员、50名诚信之星纳入信用红名单,为红名单和信用优良的市民在图书借阅、健康体检、超市购物等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实惠。依托*务信用库,通过信用预警,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并反馈组织、纪检等系统,形成督导合力,有效避免发生*府重大失信案件的发生。务实高效的应用搭建起我市信用生态坚实的“梁柱”。
育文化,铸灵*,构建有声有色的信用生态
11月6日至8日,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将在云南省临沧市举办,德州选送的电影短片《老杨的盛夏》将进行展播和参评。《老杨的盛夏》是全国首部信用题材电影短片,该电影故事在信用征文比赛中脱颖而出,讲述了发生在德州市庆云种植户诚实守信的真实故事,故事由国家一级作家改编成电影剧本,邀请了版水浒传武松的扮演者祝延平参演,由德州本地的微电影制作团队完成拍摄,并在德州院线进行了播放。相关的第二部、第三部讲述德州的信用故事影片已经进入了制作流程。德州市将拍摄系列信用题材短片、微视频,用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百姓讲好信用德州故事。
德州市立足“打造全国诚信文化高地”,丰富深入的文化建设为德州信用生态注入了“灵*”。先后举行了“信用德州”有奖知识问答、信用德州故事征文、发现·信用德州之美等活动,社会反响强烈。今年4月份,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组织的“诚信之星”评选,累计有16万余人参与线上投票。5月份,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旅局启动信用题材微电影微视频作品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征集信用题材微电影、微视频作品。6月份,联合人民银行德州市中心支行及部分金融机构在中心广场开展“信用记录关爱日”主题宣传活动。7月份,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市场监管局等6家单位启动全市首届“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评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知信、用信、守信”的浓厚信用氛围,将全面推进德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推动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