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修身篇,立本亲民,克己内省,守信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1222/6736282.html
为人处世修行和学识都是很被人看重的,学识高深却品行不端,就会被人厌恶;而品德高尚,却知识贫乏、言语粗鄙也被人看轻。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勤学知识,苦练本领,还要注意修身养性。如果因为品行修养而受人诋毁,那就应当自我反省。墨子作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其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产生了重大的意义。他说,谗害诽谤之言不入于耳,攻击他人之语不出于口,伤害人的念头不存于心,这样即使遇到那些喜欢诋毁、攻击他人的小人,他也无从施展奸计。01“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说:所以立本不牢的,就不必讲究枝节的繁盛;做一件事情有始无终,就不必谈起从事多种事业;举一件事物尚且弄不明白,就不必追求广见博闻。墨子强调修身是一个人的立本,好比一棵树,根烂了枝叶必然将会腐烂枯萎,一个人如果不重修养,本不立则身不正,说话办事别人也不听指挥。《世说新语》里面有一则谢安教子的故事:谢安的夫人问谢安:“怎么从没见你教育儿子?”谢安回答说:“我一直以身教来教育儿子。”谢安身为一国之相,日理万机,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管教儿子,夫人当然不免责怪。但谢安没有找客观理由为自己辩解,而是说自己的行为就可以让儿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他知道本固则树茂的道理,所以先端正自己的作风,再以实际行动影响孩子,效果反而会很好。墨子在这里还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终。一件事没有想明白,一个道理没有懂透彻,就不要追求更多,不可好高骛远,朝三暮四。据说曾国藩资质不高,一篇文章背几遍都记不下来,考秀才也是多次不中。但是他从不气馁,每次必须把道理琢磨透才肯罢休,后来考举人时一次就高中,再以后就越来越顺,原来他是把根扎得很深,才能长得高大威武。02“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墨子说君子之道包括:贫穷时表现出廉洁,富足时表现出恩义,对生者表示出慈爱,对死者表示出哀痛。这四种品行不是可以装出来的,而是必须自身具备的。北宋的苏轼被贬官到黄州,薪俸减少许多,他穷的过不了日子。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弄到一块地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每天只用一小份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他还仔细权衡,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作为平常人,我们只要把先哲的思想作为一面镜子,每天照一照,反躬自省,来修正自己的言行,正确的评价自己,看清楚自己的长处所在,以史为鉴,常思自省。0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墨子说: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意志不坚强的人也许很聪明,但遇到困难就会见风使舵,耍小聪明,甚至临阵脱逃。西方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在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则是假聪明。培根认为,不论这两国人是否真的如此,但这两种情况是值得深思的。他指出:“生活中有许多人徒然具有一副聪明的外貌,却并没有聪明的实质,小聪明,大糊涂。”《红楼梦》里王熙凤就是这种人,机关算尽,却办出一件件蠢事,简直是令人好笑。04“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说:善不从本心生出就不能保留,行不由本身审辨就不能树立,君子是言行合一的。以知为行,知决定行。明朝思想家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后来他思想有所转变,又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用了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例子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语言与行动像夫妻,有时候融洽和美,如同一个人;有时候却是分崩离析,严重时像两个仇人。古人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孔子在《论语》里也提出:“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说话必须诚信为本,做事必须要有一个结果。可见在这些问题上,圣人的见解是非常相似的,但是要做到克己内省,守信审辨却实在不易,需要长期的学习和修身养性方可一点点进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653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