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在当今社会,信用正越来越成为每个人身上的标签。如果征信不过关,不光是贷款无门,连乘坐飞机、高铁,进行部分大额消费等都会受到影响。征信正在润物细无声的深入每个人的生活。最近的两会,一个关于征信的热门话题上了热搜。3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提出,在征信领域里面,主要解决的是微观金融决策上的信息怎么能够更充分,除了银行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的时候,以信用报告为依据了解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外,还用到了很多社会领域,“我们看到很多女儿找男朋友,未来的岳母说,你得把人民银行的征信报告拿来看看。”如此看来,个人的征信情况就是一笔无形的价值资产,甚至比钱还要珍贵,真的是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个人来说,失去了良好的征信记录,在生活、学习、工作等诸多方面就会难以立足,从下面几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一探究竟。案例一:信用良好,申贷开绿灯小张开办了一家微型企业,在A银行有一笔30万元的贷款,还款付息正常。近日,小张为扩大生产,在B银行新近申请一笔万元的个人经营性贷款。B银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小张在A银行的30万元贷款还款付息正常,且查询结果与小张本人声明相符。征信查询结果证实了小张的信用度良好。B银行因此做出对小张的放贷决定。案例二:信用污点,影响贷款额度和利率小王向A银行申请个人住房贷款,A银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小王过去在B银行办理过的1笔贷款曾经出现过逾期情况,但是最后已经还清。A银行通过考虑,鉴于小王目前经济状况良好,且已将该贷款结清,A银行同意发放住房贷款,但是降低了贷款的额度,并且增加了抵押物。小王事后非常后悔自己过去的失信行为,给自己购买住房的人生大事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在以后的经济生活中提高守信的自觉性。案例三:列入“老赖黑名单”,寸步难行小李是一家私企老板,因业务的需要层向A银行申请贷款,但是贷款到期后却未能归还,被银行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后来,小李由于子女出国读书,想去国外探亲。由于自身的不良信用记录,导致出国的签证无法办理,飞机机票和高铁车票限制购买,国外探亲的计划只得取消。以上的三则案例,第一个是良好的征信记录会对使金融机构对个人的经济活动早开绿灯,后两则案例说明了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会对导致个人以后的经济活动处处碰壁。根据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被限定为5年,超过5年将被删除。对金融机构而言,金融机构通过征信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在全面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运营状况和信用风险水平等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可以识别高风险客户,防范贷款风险,保障银行信贷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以后经济生活中的行为,将越来越多地被记录到这个系统中,为了自身的利益,个人一定要做到守信,维护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建议大家每年至少在央行个人征信中心查询一次自己的信用状况,以免蒙上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