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对信用卡积分规则进行调整,包括取消部分收单机构交易积分、调整航空里程兑换、刷卡交易积分累积缩水等措施。信用卡是银行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大户,为何此番多家银行对用户权益猛踩“刹车”?有银行信用卡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平衡成本收益,或是此次调整权益的主要原因。另有人士指出,猖獗的“羊毛*”或许是银行减少信用卡权益的另一个原因。
猛踩“刹车”
近期,多家银行宣布调整信用卡权益,其核心基本都是缩减权益。
6月15日,民生银行调整信用卡积分累计规则。根据公告,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受理的交易不再累计积分。
6月18日,广发银行公告称,将增加不累积积分商户名单,持卡人在该名单所列商户消费或交易将不予累积信用卡积分、签账额、合作方积分(里程等)、活动奖励,自8月2日起生效。
不少银行信用卡还提供出入航空贵宾室和VIP通道服务,这些权益现在也“缩水”了。
华夏银行近期表示,8月2日起,客户积分兑换里程比例调整为每80积分兑换1里程,每年兑换里程上限为10万里程。兑换门槛较以往明显抬升。
自8月1日起,兴业银行将调整航空类联名信用卡积分自动兑换航空公司常旅客会员里程(积分)规则,并设定兑换里程上限。
城商行中,重庆银行调整力度非常大。重庆银行近期公告称,自6月15日起将刷卡交易积分累积由原每满1元累积1分,调整为每满10元累积1分,所有银行卡存量积分值(包括借记卡积分及信用卡积分)将缩小90%,部分商户类别(MCC编码)如房地产交易、汽车销售、保险、批发类交易、减免类、金融类、慈善捐赠类、储值缴费类、社会服务类等不列入积分范围。
平衡风险收益
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人士对记者表示,部分银行缩减信用卡权益更多是基于成本考量。受疫情影响,目前经济环境不确定性比较大,信用卡风险指标都大幅上升。
近期央行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一季度信用卡消费频次、金额明显下降,业务风险或将上升。数据显示,截至年3月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5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加23.7%,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7%,较上年末增加0.29个百分点。一季度银行卡人均消费金额为1.80万元,同比下降11.02%;银行卡卡均消费金额为.63元,同比下降18.64%;银行卡笔均消费金额为.20元,同比下降5.32%。
另一个很难回避的问题是“羊毛*”猖獗。套取信用卡积分是“信用卡黑产”的常用手段之一。通过在费率较低的商户处反复、大额刷卡获得大量积分,将信用卡积分兑换物品,之后再将这些物品在二手平台上转卖谋求利益。某银行信用卡福利——一款喜来登皮带(同款某电商平台品牌旗舰店价值元)在某二手交易平台的转卖价格仅为55元。
重庆银行在调整信用卡积分权益公告中明确,对有其他债务逾期未偿还的、在交易中发生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规定、洗钱、欺诈、恶意刷单、恶意套现等交易行为时,有权对客户采取不累积积分、冻结积分或者积分清零。
不过针对这一现象,业内人士看法不一。前述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人士认为,针对“羊毛*”,银行更多是做好侦测、提高用卡门槛,而不是靠缩减信用卡积分权益。
走向精耕细作
经过数十年跑马圈地和生态系统建设,银行信用卡无论在发卡数量、消费金额以及分期收入等方面都实现巨大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年年报显示,多家大银行信用卡发卡增速同比明显下滑。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年四季度,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新发卡0.45亿张,环比下降15.95%。新增卡量出现拐点,意味着信用卡已经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
进入存量时代,精耕细作取代跑马圈地成为发展新战略。消费实力较强和信用情况良好的高净值客户是各家银行争抢的客户。小王近期已经收到六七条银行短信,这些银行均提高了他的信用卡透支额度。“针对高净值人士,我们一般会通过不同的标签为这类群体开发各种不同的信用卡产品和服务。”某大型银行信用卡人士指出。
另一个方向则是丰富线上用卡场景。尤其今年新冠疫情期间,用户外出频次明显减少的背景下,有行业人士就预测,部分线下缩减的权益和积分或许会转移至线上。例如今年“”期间,银行与电商间的“黏性”进一步增加,多家银行在“”期间推出信用卡网购返现活动,吸引用户用卡。此外,近期部分银行的信用卡积分方式也进行了调整,线上交易的积分权重大增。例如中国银行的5倍积分活动中,支付方式增加了银联云闪付(包括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