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句话告诉你,诚信是做人之本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71230/5970339.html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人如果不讲信誉那么怎么可以呢?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句话中足以说明孔子对“信”的重视。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常言讲:诚实是金,守信是银。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从荀子的“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到苏轼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无不说明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道、齐家之要、治国之宝。只有讲信用,人们才会信任你;只有得到人们的信任,办事才能成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敏于事而慎于言”一向是孔子欣赏的德行及教学的重点。其敏于事的对象,应该主要是指求学。而求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艺等外在的修为,内在的品性道德等修养亦属其范围。夸夸其谈者往往是知之甚少者;知之甚多者往往沉默寡言。这样的情形很普遍是因为,知之甚少者总是以为他知道的东西便是最重要的东西,于是想讲给所有人听。知之甚多者则知道,还有比他已知的东西多得多的东西。一切的愚笨行为中,再没有比这种更愚笨、更可怕的了。自己若有真实本领,那么赞美的话应该出自别人的口。自吹自擂,得到的效果常常是相反的。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就是“一报还一报”,近于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的意思。现在人们常常用“出尔反尔”来形容人做事反复无常,言行前后矛盾。引申开来,我们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关系。你对别人如何,别人对你也会如此。你对别人诚信,别人自然会信任你,你对别人奸诈,别人也会欺骗你,你对别人爱护,别人也会关心你。人心都是肉长的,以你之心换我之心。自然之道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做到人前人后,表里如一。自省就是要经常反思自己,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不要老是找客观原因,要多找主观原因。即使在工作中遇到顺境,自我批评原则也要常存心中。慎独是在无人管理、监督处于独处状态时,能自我克制,把好自律关,慎独是一种理智、一种道德修养、一种高尚的彰显。慎独者,无论在何时,在何种场合,面对物质利益、亲情友情和“酒绿灯红”等种种诱惑,都能把握住自身的言行,依靠内在的道德信念和力量自觉遵守道德,谨慎不苟,永远守住自己心中的那块净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面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当在宋国的时候,我准备远行,对远行的人理应送些盘缠。所以宋王说送上一些盘缠。我怎么不接受呢?当在薛地的时候,我听说路上有危险,需要戒备。薛君说听说我需要戒备,所以送上一点买兵器的钱。我怎么能不接受呢?至于在齐国,则没有任何理由。没有理由却要送给我一些钱,这等于是用钱来收买我。哪里有君子可以拿钱收买的呢?在孟子眼中,不拿不明不白的钱,对于馈赠当受则受,当辞则辞。人的欲望无止境,当得到已经不少的时候,仍指望得到更多。一个贪求厚利、永不知足的人,等于是在愚弄自己。贪婪是一切罪恶之源.贪婪令人丧失理智,做出愚昧不堪的行为。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是:远离贪婪,只拿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君子喻于义,人喻于利。——《论语》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义”与“利”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义”一般指道德规范的要求;“利”一般指物质利益或功利。由于对“义”与“利”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在中国伦理史上,道义论和功利论展开了长期的义利之辨。所谓义利关系,实际上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孔子在回答何以才能成为完全的人时说:“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凡人者,皆有私心。人皆有理智与情感,而当我们情绪激动之时,往往是情感大过了理智。然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够最终成功的原因,因为坚持这个人生的“义”很难。在“义”与“利”的关系上,荀子提出“以义制利”,即以道德礼义节制人的利欲的基本准则。荀子认为,人的“好利”、“好声色”的自然本性是天生的。“性”的裨就是“情”,而“情”的表现就是“欲”。所以,人有求利欲望,这是性情的必然。虽然不可能去掉,但可以努力加以节制。依靠礼义道德这些求利和节制利欲的规范,才既可能恰当地满足人的欲望,又可合理地节制人求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642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4

当前时间: